上世紀80年代,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時曾說:“當干部就三招,認路、認鄰、認特點,那個地方什么特色、什么資源搞清楚了,工作就心中有數了。”
當時交通不便,為了開展調研,習近平同志專門買了一輛當地產的“武夷”牌自行車,騎著車跑社區街道。每到一個地方,他都與大家一起坐小板凳親切交談。廈門當地人喜歡泡茶,茶杯因常年使用,有一層黑黑的茶漬。當年接待過習近平同志的一位農民說:“我端出的茶杯,很多下鄉干部都喝不下去,但習近平同志端起杯子就喝。鄉親們心里很感動,有什么掏心窩的話都對他說。”
從地方到中央,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調查研究、心系百姓安危冷暖的情懷和作風一以貫之,從未改變。
當前,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扎實有力開展。讀懂習近平總書記“認路、認鄰、認特點”的要求,對于黨員干部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系群眾具有深刻啟示。
“三招”中的“認路”,就是熟悉情況,了解實情。基層有什么實際困難、工作如何更好落地,到下面跑得多了,把情況摸透了,才能做到心中有數,精準施策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:“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,當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,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。”
在地方工作時,靠著跑遍、跑深、跑透基層,習近平同志掌握了實情、讀懂了“實事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遍布大江南北,以調研開路,發現問題、認識國情、尋求規律,不斷豐富發展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,也為全黨重視調研、深入調研、善于調研樹立了光輝典范。
2018年1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:“要靠深入調查研究下功夫解難題,靠貼近實際和貼近群眾的務實舉措抓落實,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。”
2025年5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考察時,同企業職工親切交流。
今年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調研。在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,總書記了解村民的糧食生產、侗族歷史等,鼓勵大家把鄉村振興做得更好,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得更好;在云南麗江古城,總書記和游客親切交流,鼓勵當地做好文旅產業,走持續、健康的發展之路;在河南洛陽,總書記實地調研制造業,要求大力加強技術攻關,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……
一次次考察調研,習近平總書記一如既往輕車簡從,直奔一線。落實中央八項規定,總書記堅持身體力行、諾于前而后踐。
“認鄰”,就是和群眾像鄰居一樣,培養感情,交朋友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:“要拜人民為師,甘當小學生,特別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,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真實情況,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。”
在2024年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明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十分繁重,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,加強調查研究,弄清楚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,弄清楚基層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,有針對性地研究加以解決。”
2025年3月17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,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火塘邊,共話鄉村全面振興。
今年3月,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,習近平總書記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,共話鄉村全面振興。
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語,爭相向總書記講述近年來的村寨變化和幸福生活。總書記高興地說:“從你們的講述、你們的神情可以看出,村寨這些年欣欣向榮。現在旅游是一個很大的產業,鄉村旅游如火如荼,民族地區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,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顯它的光彩。”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規劃謀篇布局之年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謀劃‘十五五’時期經濟社會發展,要不忘初心,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,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穩步推動共同富裕。”“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,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。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關鍵在實,各項政策舉措要實實在在、富有實效,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。”
辦事情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,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嚴肅認真對待,凡是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堅決糾正,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。